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简称"晋")中部的平遥县,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扬州-点锣;平遥-彩绘),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
平遥推光漆器,是用炼制过的大漆髹饰木器家具和精致器皿,经过漆后细磨,磨后再漆,反复数遍,然后用手掌推擦出光泽,再经多种工艺,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工序细致复杂。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为漆器中之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时期,平遥推光漆器自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漆艺品种之一,产品销往三十多个国家,有些精品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所珍藏。
工艺特点
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著称,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平遥推光漆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雕细琢,用料也颇有讲究。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
(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
(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